人要有点“疯劲”
今日题记: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咱们还是要讲实际,就是自己咋办?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社交环境中,我们跟周围人比、跟网络比,想要生活的更好、想要后代更轻松,那与其指望孩子,不如自己搏一把,分享几篇小镇的个人成长心得,希望有所启发。
以下正文:
网上总有很多种鸡汤,比如有一种就是教人怎么去认识更高层次的“朋友”,所谓的提高情商、打造人脉。
这种鸡汤确实好喝,自己不用太努力,只需要照搬下套路就行了,比如说出门坐头等舱,多去高端场所,又或者加入某种社群、拿到大佬的联系方式等等,总之核心就是去高层次人出现概率比较大的地方。
再然后就不一样了,因人而异、因性别而异,又或者按收的“学费”而异。但无论什么套路,终归都是要缠住,比如要到人家的微信,然后时不时的邀请见面,又或者投其所好,更甚至要会装厉害等等。
这些东西看上去似乎有道理,可实际都是瞎扯,道理很简单,扪心自问,自己愿不愿意屡屡被不如自己的陌生人打扰呢?
要知道人家到了现在的层次,阅历认知摆在那,什么人是怎么回事、什么心思、几斤几两,几乎一眼就能看出来,就那些偷奸耍滑的套路跟“国王的新衣”没有区别。
当然,现实中有很多人热衷于跟高层次人打交道,比如大领导去地方调研,总是有人拼尽全力往前冲,然后就是一片拍照声,就成了“某某某在某地陪同某某领导视察”等等,类似的套路也在商圈,比如那几位商界大佬。所以无论体制内外,陪着领导(老板)出去,注意拦人是一项重要任务。
但话说回来了,能这么做的人,归根到底是已经有了一定实力,又或者自己做的就是需要这些照片装点的事。比如微商,跟美国前总统握手合影都是明码标价的。
但是对普通人而言,一定要明白,人都喜欢跟与自己一个层次或者起码某个方面比自己更强的人打交道,这个强也可以是玩游戏更厉害等等,大家取长补短各有依仗。
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何必浪费时间搞无用社交?这就是这些鸡汤的荒谬之处。一边教人减少无用社交,少跟用不上的人打交道,另一边却教人如何在实力不具备的情况下勾搭更高层次的人。
如此功利的双标,何其荒谬?
就像在人民大会堂里,看到某个明星极少有人会凑上去一样,不同的层级有不同的认知和思维模式,但共同的是:没有白来的交情,没基础就没资格要求别人为自己投入时间和精力。
当然,会有一些特殊,比如血缘、亲情又或者打小的友谊。但是除了至亲以外,再好的关系也是需要维护的,只取不还早晚要消磨干净,只有各自资源互补有来有往一起共赢才是长久之道。
一个普通人想要走进更高层级的圈子,说白了就两条路:一靠自己有实力,二靠缘分。
而实力才是缘分的基础,缘分仅仅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实力要求,缘分终究要讲一个真心,带着功利换不来缘分。而聊得开心、有共同的喜好,背后关键是认知上了一个层次,要不然话都接不住哪来的什么缘分。
当然也可能有朋友会说人人平等,在人格和权利上人人平等当然是对的,这个不反驳,也是要努力实现的。但任何一个生活在现实世界的人都会明白,人和人就是不同,每一个人或多或少终归想要踏入更高层次的世界。
然而多数人是注定很难实现从普通人到更高层次的突破的,就算因为一些机缘巧合比如拆迁、中奖,也很难长久。
这里面有一个非常核心的差别,小镇姑且形容为“疯”。
这里的疯,可以理解为执着、执拗、理想、信念、自我等等,怎么说或许成王败寇,但核心是相比大多数人与众不同的那股子疯劲:没成功之前就相信自己就是能干大事,做成了之后觉得果然如此。
这种执着的“疯劲”,是大多数普通人很难具备的,更难以顶住社会普遍的压力去坚持。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疯劲并不同于盲目的自信。
对于有些人来说,也有类似于上面谈到的“疯”的表面特征,比如莫名的自信等等,但是这往往建立在片面的信息获取上,比如面对一个事物,很难看到事物的多重性和复杂性,脑子或者思维无法承受多重逻辑的冲击,更无法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准确地抓住主干,进行全面系统的思考。
面对这种复杂,往往会会选择极度简化,比如看完一篇几千字的文章,只看到自己思维中已经存在的某个点,而无法行成一个整体认知,进而反驳也好、丰富自己的认知体系也罢,这是很难做到的,就会导致思维越来越狭隘,越加断章取义、非此即彼。而更大的区别在于,是否知行合一,坚决的去做,而不是陷入空谈。
小镇说的“疯”,是建立在充分获取信息、已经非常了解社会的复杂性的基础上,化繁为简,抓住最适合自己的那件事,坚定的相信并且始终如一、克服万难的做下去。
这是完全不同的。
现代社会,知识越来越廉价,想要获取越来越容易,这当然是社会的进步。但与此同时,人与人的差别越来越体现在人的认知水平上,比如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剖析与复盘能力又或者辨证吸收的能力等等,而这种差别比古代知识的封锁更难突破。
想要实现温饱,在当前社会并不太难,只要肯干就行。但是如果还想更进一步,比如在一线城市立足给后代更好的发展基础,比如碰到职场天花板想要向上突破,又或者就是想亲自到那个传说中的“上层社会”看看,首先就要从思维和认知上调整,眼界和思想先到了,才有了方向,身子才有可能跟着到。
这必然是很难甚至是渺茫的,就如小镇仍然时常感到力不从心,去年70多万字的分享,回复了上万条留言,以及背后更多的工作、学习、思考等等,小镇确实明显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基本上一两个月前写的文,现在就有些看不下去了,但仍然不足以突破那道模模糊糊的认知界限,还需要更多的积累。
努力必然是长期的、辛苦的,但只有自己辛辛苦苦获得的才是真实的,那种虚幻的鸡汤、邪道,到头来仍然是一场空,反而浪费了大好年华。
当然,人性决定了,能够坚持到底的必然是少数中的少数,但是本就没必要一定走到终点,只要有那么几年努力过,让自己有那么一点与众不同,去“疯一把”,让自己比以往强一点,也就可以了,何必过于执着,毕竟生活是自己的。
与大家共勉。
其他文章推荐